委员日记
今年新年以前,我随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去广东、广西农村调查,重点考察农村教师的待遇。大家开了座谈会,听了当地人的介绍,也去湛江一个岛上的学校和玉林某个村里的学校考察。
这次调查,看了一圈下来,问题的确非常大。一个突出的问题是,伴随城镇化的进步,人口外流,留在农村的孩子降低,所以学校的规模骤降。大家去看一个村小,只有六十来个人,这状况还是很好的,他们分了三个年级,两个教师教,从教师配置来讲,仿佛也不算少。问题是,他们什么课都教,但不懂英文,这门课开不了——正常的课开不起来,教学水平非常糟糕。
重点问题还有一个,待遇太低,吸引不了人才,无人来。根据当地政策,从镇上到村里教书的教师每一个月都有补贴,但我一问,老师们并不了解,没拿到这类补贴,也就是说政策并没最后落实。
这类状况,比我预期的还差。农村老师的待遇是尤为重要的事情,我觉得,不是一般地觉得给农村老师多少津贴,而是要成倍地提升他们的待遇,要让农村教师成为一个叫人羡慕的职业,大学毕业生真的抢着去,那就好了。国家应该下决心,大幅度提升他们的待遇。然后在这个基础上,大家才能淘汰那些不合格的老师,切实提升农村教育水平。
当然,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,待遇、师资、政策等都在发生用途。几年以前,我就提过提案,觉得国家应公布、确立义务教育的规范,全国各地要限时达到;这个标准非常细,包含教师的待遇,多少个学生配一个老师,学校活动场地需要多大,多少人需要配备餐厅等。大家要看到这个问题的紧迫性,要集全国之力把教育办好。
去年,我在政协联组讨论时就谈过,大家的义务教育完全可以办到世界一流,为何不去做呢?假如说大学要办到世界一流,或许还是有一段距离,但根据大家国家现有些能力,把义务教育办成世界一流,可以做得到。